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非联合发展工作委员会
工作动态

委员会要闻 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委员会要闻 > 返回

中国企业在非洲

  吴铭(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非洲的合作经历了深刻的转型。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严海蓉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沙伯力合著的《中国在非洲:话语与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指出,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鼓励了反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时代的团结,赢得了非洲多数国家对中国的承认,这一时期中非关系的象征是坦赞铁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非洲的活动以商业为主导,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法两国。


  这本著作是当代中非关系研究的重要成果,其重点是分析西方舆论关于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合作的报道中的偏见,并结合在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的实地调研,推动更为全面的关于“中国在非洲”的叙述。这里侧重讨论此书对“中国在非洲”与“美国或西欧在非洲”的对比分析。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与西方在非洲的投资的首要区别是,西方的投资集中于自然资源开采,而中国的投资并没有那么集中于自然资源开采,而是比较多地投入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部分原因是,西方国家在几十年前已放弃了在非洲从事大型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认为这些无利可图或太危险。2005年,美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中,83%分布在五个非洲国家,除了南非外,美国在其他四个国家的直接投资绝大多数在石油领域。即使在石油领域,中国国有企业与西方石油公司也有很大差异:众多西方企业在尼日利亚开采石油长达半个世纪,但尼日利亚目前大部分汽油还依赖进口;而中国公司则在苏丹建立了勘探、生产、提炼、运输和销售的系统结构,为十万多苏丹人提供过就业岗位。


  严海蓉与沙伯力指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西方国家用它们的国籍来换取第三世界培养的专业技能,特别是非洲的医生和护士,这些非洲培养的专业人才大批流失到西方国家。他们认为,这种交换侵犯了非洲的发展权。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做法与西方差异更是巨大。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即注重与非洲国家在培养非洲在华留学生方面的合作,2000年第一届中非论坛之后,中国逐渐增加非洲学生来华留学的奖学金名额,并不断扩大对各种来华培训项目的资助。


  严海蓉与沙伯力在9个非洲国家对2000名大学生做了调查,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除赞比亚之外,其他国家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了当地社会。近一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曾发表其首席记者赵忆宁在非洲七个国家采访的系列报道,其中一些公司既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同时对自身的文化融合能力仍然感到不足,期待持续提升。在这种自觉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公司在这方面已有较好表现,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国有企业对待非洲不同族群的员工,都能够有一种较为平等的态度,往往推动企业内部形成在工作时间平等相处的文化。这与那些抱有根深蒂固种族观念的西方企业管理者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企业在非洲的运营时,经常指责中国企业喜欢雇佣来自中国国内的工人,减少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在港口或道路修建等基础建设项目中,这种情况曾经比较常见。但近年来,从事基建的中国国企已经有意识地增加对当地工人的招聘和培训。更值得注意的是,逐渐出现以本地员工为主、在当地运营的大型中资企业。笔者今年夏天亦曾到中广核在纳米比亚投资的、资源量位列世界第三的湖山铀矿项目调研近一月,这个项目就是这一变化的代表。目前湖山矿1500余员工中,中方员工仅有40余人,包括19名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扎根境外长期运营,组建精干管理团队,主要依托当地员工,这种高度在地化的企业“走出去”状态,需要较高的国际化管理与运营能力。中国在非洲的企业越来越多地出现湖山矿项目这样的探索与突破,将带来运营模式的重要提升。(编辑 李二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logo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非联合发展工作委员会 京ICP备10028840号-3